俯瞰复涌后的邢台市沟头泉。远处为缓缓流淌的七里河。 河北日报记者赵永辉摄
邢台,因平地出泉无数,被誉为“太行泉城”。
事实上,“邢”字的得名以及邢台城市起源,都与当地丰沛的地下泉水密切相关。
(相关资料图)
丰富的泉水资源塑造着邢台的自然风貌,更是当地赖以发展的生产生活资源。一个个与泉水有关的邢台地名,反映了世代依泉而生的邢台人对泉水的一份独有眷恋。
2021年8月,曾于20世纪80年代相继断流的百泉泉群复涌,并持续喷涌至今。
复涌的百泉让“水涌百穴,甘露争溢”的胜景再现,也见证着过去几十年里一座城市的发展理念之变。
邢台博物馆展板上展示的邢侯簋铭文,铭文中的“井”字表示“邢”。据有关专家考证,甲骨文、金文中频频出现的“井”,正是演化传承至今的“邢”字的初始文字。 河北日报记者周聪聪摄
从“井”到“邢”,因泉得名
5月5日,邢台博物馆正式开放。一楼大厅穹顶上,90盏正方形吸顶灯整齐排列,一盏硕大的“井”字形吸顶灯位居中央,大气又别出心裁,吸引参观者纷纷驻足。
一个“井”字,缘何被邢博赋予如此高的地位?
故事还要从88年前说起。
1935年,英国伦敦皇家艺术学院,“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”举办现场。
一件代表大英博物馆参展的青铜器,深深吸引了前来参观的邢台新河人傅振伦。
这件青铜器高约19厘米,有矮圈足,在颈腹间有四个对称的兽耳,器身纹饰精美。更让傅振伦震惊的是,这件青铜器还有几十个铭文。
这,便是西周文物——邢侯簋。
“傅振伦是故宫文物专家,看到这件青铜器后,他马上和大英博物馆交涉,为青铜器做了一份拓片,以便带回中国研究。”邢台市博物馆副馆长顾成立介绍,邢侯簋上的铭文共有68个字,铭文中的“井”字表示“邢”。据有关专家考证,甲骨文、金文中频频出现的“井”,正是演化后传承至今的“邢”字的初始文字——“邢”即井邑、井地。
“作为邢台人,傅振伦第一眼看到邢侯簋时,就发现了铭文里的‘井’字,一种地域敏感使他当时就产生了一个想法——这个青铜器可能是自己老家出土的。”顾成立说,后来的考证印证了傅振伦的想法,邢侯簋出土于河北中丘(今内丘),是邢侯姬苴为祭祀父亲周公所铸。
邢博穹顶上“井”灯的“字型”,就源自邢侯簋铭文。
历史上,古邢台土肥水丰,百泉竞流。
“邢台城区坐落于太行山东麓冲洪积扇,地势西高东低,碳酸盐岩地层广泛分布,地质构造发育,延绵的太行山脉阻挡了东部吹来的暖湿气流,使邢台西部山区降水充沛,大量降水、地表水渗入地下形成岩溶水,岩溶水在有利地段自然涌出形成岩溶泉。”河北省地矿局地质九队水环所副所长李建锋介绍,邢台城区部分地段奥陶系灰岩上凸隆起,上覆第四系松散沉积层薄,最薄处不足10米,从西部山区地下径流来的岩溶水在此自然上涌出露地表,形成邢台颇为壮观的泉涌盛景。
肥沃的土地、充足的水源,使邢地很早便有先民聚居生息。
“古人对井的最初印象,是泉水中的泉眼,所以古人对井下了一个定义——‘穴地出水曰井’。”邢台历史文化学者苗庭宽介绍,为了得到饮用的泉水,当地先民在泉水之侧“凿井”而居,形成邢台山前台地上最早的群居部落。相传黄帝曾亲率邢人用泉水,建井田,筑邑居,史称“黄帝凿井,聚民为邑”。
贯通今天邢台市城区东西的中兴大街,是邢台市最繁华的道路之一。在中兴大街西端路南、紧邻曹演庄社区的地方,曾是邢台粮库所在地。
1956年,邢台市兴建邢台市粮库时,在工地现场发现了大量古物。国家和省联合考古队对此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发掘。根据出土文物,考古专家判断遗址第二层和第三层为商文化层,早于殷墟文化,与祖乙迁邢的年代大体相当。
“祖乙迁邢”,最早见于《竹书纪年》:“商祖乙九祀圮于耿,迁邢”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也有“商祖乙迁于邢”的记载。
“祖乙迁邢,是邢台建城史上的第一个高光时刻。”顾成立介绍,祖乙是商朝的第十四任君主,被后世称为“中兴之王”。祖乙即位之初,为远避洪水,派人在各地选址,最终才决定在邢地安都,并大兴土木在此建城。
邢台因此成为华北地区最古老的都城,也是中国北方最早形成城市的地区之一。
而丰沛的地下水,无疑是邢台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之一。
在邢定都后,祖乙以这里为基地,数次出兵平服兰夷、班方等国,解除东南方的夷族对商朝的威胁,使商朝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,从而揭开了邢襄文明的序幕。
商周时期,邢地被称为“井方”,是商代众多的方国之一。后期,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妌、妇好就曾被封于井方。
秦代以小篆体统一汉字后,“邢”字统一为“公式”。后“邑”旁简化为“阝”,“公式”写为“井阝”,或“邢”。
“邢”由此成为邢地的专有称呼,并延续至今。
3500多年来,邢台古城历经商、周、秦、汉、唐、明多个时期发展,行政建制未曾中断、城址未有较大迁移,邢台也因此被史学界誉为华北地区“第一城”。
千百年岁月悠悠,汩汩涌动的泉水,见证着一座城市的兴起,也见证着一座城市的沧桑变幻。
2023年4月30日,邢台城市品牌形象标识出炉。
标识外轮廓呈“井”字,中心灵动的泉眼造型,由相依的三个水滴组合而成,“井”“泉”相融共生,生动展现着这座太行泉城的城市魅力,也追溯着这座古城生生不息的发展之源。
位于邢台经济开发区的沟头泉水源生态保护区,鹭鸟低掠水面,追逐嬉戏。河北日报记者赵永辉摄
百泉,从泉名到地名
4月26日,邢台经济开发区百泉社区。
沿一条新建的观光甬道漫步社区东侧,眼前豁然一片开阔的水面。在阳光的照耀下,点点波光涌动跳跃,野鸭不时从水面钻进钻出。
水面下,几十、上百个泉眼昼夜不息地涌水,喷涌出眼前390亩的泉湖区域。
“这个泉坑叫百泉,我们社区因此得名‘百泉社区’,我们脚下的这座桥也取名‘百泉桥’。”站在桥上,74岁的百泉社区居民魏安芹介绍。
对水下的情况,“从小在泉水里泡大”的魏安芹了如指掌。百泉坑水域南深北浅,最深处有近20米,最浅的区域如今也有六七米深。
“我们村40岁以上的人,几乎个个是游泳高手,但40岁以下的年轻人,几乎都不识水性。”魏安芹介绍,自20世纪80年代百泉断流,三四十年间,百泉虽也有过复涌,但都时断时续,未能满溢成湖。
如今,曾经的百泉正在归来。手指北边一片露出水面的白色小树杈,魏安芹说,那里种着成片的高大杨树,如今喷涌的泉水已将树干浸没在水中,只有树梢露出水面。“夏天汛期过后,水面还会上涨。”
在邢台,“百泉”一词富有多层含义。
邢台环城皆泉,被誉为“太行泉城”。
李建锋介绍,百泉,是邢台城区及附近所有泉水的总称,又是邢台经济开发区百泉社区的名称。此外,百泉还是一个大的泉域名称。
百泉泉域是一个独立、封闭的岩溶水系统,其北部以内丘—西北岭地下水分水岭为界,南部以北洺河地下水分水岭为界,西部以山西省和河北省地表水分水岭为界,东部北段以邢台—内丘弧形大断裂为界,南段以百泉—紫金泉断裂为界。水文资料显示,百泉泉域面积3843平方公里,包括邢台市区和内丘、沙河及邯郸市的部分地区。
“泉域地下水在山区接受降雨补给,流到邢台城区附近出露地表,形成泉群。”李建锋介绍,邢台的泉群分南北两个部分,北部为达活泉泉群,位于邢台市区达活泉公园一带,包括达活泉、紫金泉、野狐泉、白沙泉、莲花泉等7个泉眼。南部为百泉泉群,位于邢台市区东南4公里处,包括珍珠泉、沟头泉、黑龙潭、葫芦套、晋祠泉、小儿泉等31个泉眼。
达活泉公园、紫金泉公园、紫金泉街、泉北大街、泉南大街、东汪村、东小汪村、南小汪村、北小汪村,南大汪村、北大汪村……在邢台,“百泉”不仅赋予了“百泉社区”一个地名,还带给邢台一系列与泉水有关的地名。
初夏时节,邢台市信都区的达活泉公园里,树高林密,湖阔水碧,人们或在这里健身,或休憩,或娱乐……这座河北面积最大的城市内公园,是泉群主要泉坑达活泉的所在地。
历史上,达活泉水量大,涌出为池,池周长百步,池深丈许。水流出为河,即古蓼水。据碑刻记载,早在公元330年,后赵石勒于邢台定都时,已有“达活泉”这个名字。自后赵至清朝,达活泉曾多次潜伏不涌,后又复涌如初,故又被称为“再来泉”。
在邢台,历代建设者都善于利用周边的水系和文化环境建设园林景观,达活泉就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个。
北宋咸平年间,邢州刺史柳开曾在此建亭植柳,加工修饰,遂使达活泉成为一郡之胜。岁月悠悠,今天,依泉而建的达活泉公园同样以碧水为脉,成为伴随邢台人生活的千亩生态后花园。
丰富的泉水资源赋予邢台的不仅仅是如画风景,更是当地赖以兴旺发达的生产生活资源。
邢台对于泉水的利用,古已有之。
邢台水务局原副局长张英林介绍,宋代邢台就引用达活泉诸水灌田。据《元史·郭守敬传》记载,郭守敬在其《水利六事》中,也有引达活泉灌溉的建议,并在其早期的水利实践中对邢台城北的泉水变害为利。至明代,邢台泉区渠系更加发达,开渠修闸40余处。新中国成立前百泉泉群灌溉面积5万多亩。
新中国成立后,百泉经过多次治理,一度成为邢台一带重要的水源地,引泉浇地达40万亩,使这里成为旱涝保收的“冀南明珠”。
如今,随着地下水压采工作的推进和水生态修复的持续进行,自20世纪80年代起逐渐干涸的邢台百泉泉群,于2021年8月复涌,一个个泉坑形成了少则面积几亩、多则几百亩的多个泉湖,大小泉眼至今稳定喷涌。
“百泉是邢台当之无愧的母亲泉。”张英林表示,百泉复涌让“环邢皆泉,遍野甘露溢,平地群泉涌”的历史记忆再次呈现在人们面前,也成为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成果的一个标志性事件。
5月19日,小学生在邢台百泉湖写生。 河北日报记者赵永辉摄
七里河,见证“泉城”归来的母亲河
“自2021年11月把这道闸口修好,一年半了,闸门从没放下过,沟头泉的水一直在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七里河。”
站在沟头泉东侧的一道水闸前,注视着眼前这片水域面积达350亩的沟头泉,邢台经济开发区武家庄村民宋升达的脸上满是自豪。
宋升达介绍,2021年8月沟头泉复涌3个月后,持续涌出的泉水就灌满泉坑,甚至漫上了坑边主路的快车道,很多建在泉坑边的房子也被淹了。在这种情况下,区里修复了多年不用的水闸,以便随时将泉水引到七里河。
“七里河一直对沟头泉水的水量起着调蓄作用。”宋升达说,历史上,沟头泉一带被称为“水海”,以沟头泉为中心,方圆十里全是水域。明朝隆庆年间,邢台县在这片水面东边修建“武家庄闸”,将泉水引向七里河,供沿岸百姓饮用灌溉。
而在武家庄村南、距离沟头泉约1000米的地方,七里河碧水潺潺,河道两岸,分布着沟头泉、黑龙潭、百泉、葫芦套等大大小小多个泉眼。
七里河,一条横贯邢台市区的季节性行洪河流,被邢台人誉为母亲河。
七里河全长只有70余公里,近1/4的河段横贯邢台市区南部。七里河之所以在邢台地位特殊,更关键的原因在于七里河与泉水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。
李建锋介绍,七里河发源于邢台西部山区,是一条自然形成的泄洪河道。由于河道上游常年有水,七里河在进入渗漏段后全部入渗,为百泉泉域岩溶水的重要补给来源。之后河水一路向东,流经邢台市区南部时,多处泉水又会汇入河道。
七里河,就这样天然地成为了邢台的母亲河,而邢台也赋予了这条河一个专属名称。古《邢台县志》记载,“七里河即百泉河之上游也,以在城南七里,故俗称七里河”。经考证,以顺德府南城门为起点,距七里河岸边正好为七里。
静静流淌的七里河,承载着两岸独特的水乡记忆。
“原来我们这里就是‘北国江南,鱼米之乡’。地下的泉水多得挖一锹就出水,浇地全靠自流。”宋升达介绍,在物资匮乏的年代,七里河两岸的粮食产量年年名列全县前茅。不仅如此,村民们把夏秋丛生的芦苇编织成席卖钱,大家还有吃不完的鱼和虾。
然而,后来泉水逐渐断涌,河道逐渐干涸,鱼虾消失,七里河一度成为一条气味难闻的臭水沟。
但令宋升达没想到的是,经过多年的治理,一度成为河滩荒地的七里河,如今竟重现碧波清澈,甚至比从前更美。
初夏时节,漫步邢台七里河。一河碧水潺潺向东,几座现代气息浓郁的大桥次第横亘河面。沿岸河堤上,绿树成荫,繁花正盛。河道两侧,大大小小的泉池星罗棋布,泉景、河景交相辉映,相得益彰。
百泉复涌,得益于邢台泉域水生态环境的改善,更得益于大的生态系统的改善。
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,张英林在笔记本上清晰地记录着百泉历次复涌和停喷的时间表,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,亲身见证着邢台市恢复和保护百泉的努力。
2014年底,南水北调中线通水,邢台迎来源源不断的长江水,南水成为主力水源。
2018年开始,紫金泉水厂停采岩溶水,成为邢台地下水源进入“休养生息”状态的一个标志性节点。
2021年8月以来,百泉、黑龙潭、小儿泉、石羊泉等泉眼,时隔多年迎来规模最大、水量最充足的一次复涌,成为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成果的一个标志性事件。复涌效果最明显的沟头泉,涌水面积近350亩,主泉眼水深达40余米。曾经的芦苇、莲藕、鱼虾、水禽重回这里,特别是国家保护动物白鹭还在沟头泉安了家。
作为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,近年来,邢台坚持“节、管、调”并举,“引、蓄、补”发力,地下水位实现持续回升。据河北省超采区地下水位监测情况通报,截至2022年12月,邢台浅层超采区地下水位平均埋深27.69米,较上年同期升高2.11米,升幅在全省各设区市和雄安新区排名中,连续14个月位列第一。至此,邢台市浅层、深层地下水位实现连续19个月回升。
一个地名,见证一段变迁。邢、百泉、七里河……一个个因泉而来的地名,讲述着一座城市与泉水的特殊渊源,承载着在泉水滋养下这方土地延续千年的文明,也见证着一座“泉城”的归来。
(河北日报记者周聪聪、邢云、朱艳冰 通讯员贾瑞婷)
关注河北日报,了解更多权威资讯
标签: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华南经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18025786号-52 联系邮箱: 954 29 18 82 @qq.com